Ctrl+K

搜尋方式

塗炭生靈

ㄊㄨˊ ㄊㄢˋ ㄕㄥ ㄌㄧㄥˊ
  1. 比喻使人民生活極端困苦。《舊唐書.卷六五.長孫無忌傳》:「今無忌先朝之大德,捨下之至親,聽受邪謀,遂懷悖逆,意在塗炭生靈。」《元史.卷八.世祖本紀五》:「若能順時達變,可保富貴,毋為塗炭生靈,自貽後悔。」也作「塗炭生民」。

塗炭生靈

ㄊㄨˊ ㄊㄢˋ ㄕㄥ ㄌㄧㄥˊ

猶「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辨識

參考詞語:「生靈塗炭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生靈塗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載:淝水之戰前秦苻堅大敗、姚萇趁機叛變殺死苻堅、並且在長安稱帝建立後秦;同一時間、慕容垂也自立為王、建立後燕、原本統一的北方政權再度分裂。這時幽州刺史王永、擁戴苻堅的長庶子苻丕為帝(即前秦哀平帝)在晉陽即位、並且向州郡發出文書聲討姚萇和慕容垂、在第二篇檄文中說:「天下動亂、外族入侵、先帝苻堅死在賊人手上、京都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可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兵敗後、苻丕南逃、他最後被晉將馮該殺死。「生靈塗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書證

  1. 唐.李諲〈妒神頌序〉:「天寶中、以賊臣背化、國步猶艱、塗炭生靈、焚燒甲第。」
  2. 《元史.卷八.世祖本紀五》:「若能順時達變、可保富貴、毋為塗炭生靈、自貽後悔。」

在其他地方搜尋「塗炭生靈」

有提到「塗炭生靈」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