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匪懈」之「懈」,典源作「解」。形容日夜勤奮,從不懈怠。語本《詩經.大雅.烝民》。
01.漢.揚雄〈元后誄〉:「穆穆明明,昭事上帝;弘漢祖考,夙夜匪懈;興滅繼絕,博立侯王。」 02.漢.荀悅《前漢紀.卷一六.昭帝紀》:「忠順不失,夙夜匪懈,順理處和,以輔上德,是謂良臣。」 03.《太平御覽.卷二三○.職官部.衛尉卿》引《續漢書》:「趙喜,字伯陽,為衛尉,盡心事上,夙夜匪懈。」 04.唐.吳兢《貞觀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諸王》:「是以在上不驕,夙夜匪懈,或設醴以求賢,或吐飧而接士。」 05.《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伍子胥變文》:「丈夫契闊,何大迍邅?忠心盡節,事君九年,夙夜匪懈,晨省無愆。今遭落薄(魄),知復何言。」 06.《續資治通鑑.卷一○一.宋紀一○一.高宗建炎二年》:「臣自留守京師,夙夜匪懈,經畫軍旅。近據諸路探報,敵勢窮蹙,可以進兵。」 07.明.屠隆《曇花記》第四二齣:「位列清班,職司祕檢,常侍寶座,日近至尊,身心轉虔,夙夜匪懈。」 08.《封神演義》第八回:「妾侍聖躬十有六載,生二子,位立東宮,自待罪宮闈,謹慎小心,夙夜匪懈。」
形容日夜勤奮不懈怠。
參考詞語:「匪懈夙宵、夙夜不懈、夙夜不解」
根據《詩經.大雅.烝民》的內容,可以知道這首詩是尹吉甫在曉得周宣王要派仲山甫去治理齊地後寫的,一方面在讚美仲山甫的品德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同時讚美周宣王能夠任用賢人,使周王室再次興盛。典源收錄的是這首詩的第四章,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這段話大意是說:仲山甫是個明達事理、能洞見時勢的人,從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總是日夜勤奮不懈的努力工作,以服侍君王一人。後來「夙夜匪懈」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日夜勤奮,從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