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
ㄊㄧㄢ ㄇㄚˇ ㄒㄧㄥˊ ㄎㄨㄥ
天馬、指天帝所乘的神馬。「天馬行空」、形容神馬奔馳。語本《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後用「天馬行空」比喻文才氣勢豪放不拘、亦用於形容浮誇不著邊際。
△「天馬脫御」、「天馬脫羈」、「脫羈天馬」
用法
比喻文才氣勢豪放、不受拘束。褒義。&形容浮誇不著邊際。
用在「豪邁縱橫」的表述上。&用在「空泛不實」的表述上。
例句
- 畫家運筆有如天馬行空、飄逸自然。
- 蘇軾詩文、豪邁奔放、猶如天馬行空。
- 李白才氣縱橫、行文如天馬行空、一氣呵成。
- &
- 隨興所至、胡亂道來、天馬行空、請勿在意。
- 小說的情節鋪陳、有時是天馬行空、毫無邏輯可言。
- 說這種話、猶如天馬行空、不著邊際、怎能令人相信。
- 有人認為夢境是一種虛幻的現象、因此對夢境的描寫就可以隨心所欲、天馬行空、不受任何的約束。
辨識
近義:行雲流水、不著邊際
參考詞語:「雲驥行空、行空天馬、龍馬行天」
典故說明
漢武帝時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詔司馬相如等作〈郊祀歌〉十九章、用來祭祀天地、宗廟等、典源所收為第十章〈天馬〉。根據《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記載、這首詩作於元狩三年、漢武帝因為在渥洼水得到一匹西域大宛所產的良馬、傳說是天帝所乘的神馬子孫、而取名為「天馬」。詩中描述天帝賜與的天馬、奔馳時一副意氣昂揚灑脫不拘的樣子、而且速度快到像在天上飛一般。後來「天馬行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文才氣勢豪放不拘。多用於詩文書法方面。例如明.劉廷振〈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即以「天馬行空」來形容薩天錫的才思。亦用來形容浮誇不著邊際。
書證
- 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二:「(律詩)即當擺脫常格、敻出不測之語。若天馬行空、渾然無跡。」
- 明.劉廷振〈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
-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一.李青蓮詩》:「詩之不可及處、在乎神識超邁、飄然而來、忽然而去、不屑屑於雕章琢句、亦不勞勞於鏤心刻骨、自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
- 清.昭槤《嘯亭雜錄.卷一○.山舟書法》:「惟公(梁舟山)兼數人之長、出入蘇、米、筆力縱橫、渾如天馬行空。」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