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禍患、疾病。「安然無恙」指平安沒有疾病、禍患等事故。語本《戰國策.齊策四》。
01.《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只求處士每歲元旦,作一朱幡,上圖日月五星之文,立於苑東,吾輩則安然無恙矣。」 02.《西湖佳話.六橋才迹》:「只可恨奸人聞知他在惠州安然無恙,遂又加讒譖,直貶他到海外儋耳地方。」 03.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一.灤陽續錄三》:「知非佳處,然業已入居,姑宿一夕,竟安然無恙。」 04.《鏡花緣》第五一回:「誰知別的衣箱都安然無恙,──就是紅紅兩隻衣箱也好好在艙,──就只豆麵這隻箱子不知去向。」 05.《三俠五義》第一回:「(寇珠)只得提了籐籃,出鳳右門至昭德門外,直奔銷金亭上,忙將籐籃打開,抱出太子,且喜有龍袱包裹,安然無恙。」
平安沒有疾病、禍患等事故。
參考詞語:「端然無恙」
「恙」是傳說中的一種嚙蟲。《風俗通義》上記載:「恙,噬人蟲也,食人心。人每患苦之,故俗相勞問者云『無恙』,非為病也。」由於古人居住環境衛生較差,容易被恙咬傷,引發疾病,所以「恙」就成了疾病、災禍的代名詞。有小病的話,就稱為「微恙」、「小恙」,沒有病就是「無恙」。在《戰國策.齊策四》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次趙威后接見齊王派來的使者,還沒有將國書拆開,趙威后就問齊國使者道︰「齊國今年的收成好嗎?百姓們都好嗎?齊王也好嗎?」使者聽了,很不高興地說︰「我奉大王的命令出使貴國,威后您卻先問收成和百姓,然後才問大王好不好,豈非尊卑顛倒了嗎?」趙威后就回答說︰「你說的不對。如果沒有好的收成,那百姓怎麼能過好日子?如果沒有百姓,哪裡來的國君?難道你要我捨本問末嗎?」此處《戰國策》原文就用了「無恙」,可見「無恙」一語通行甚早。後來演變成「安然無恙」這個成語,用來表示平安沒有疾病、禍患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