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事,經歷世事。「少不更事」指年紀輕,經歷世事少,欠缺經驗。語本《晉書.卷六九.周顗列傳》。
01.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言少不更事之人,無所涵養,而驟膺拔擢,以當重任,力綿才腐,凜凜危亡,而曾不知畏也。」 02.明.張鳳翼《竊符記》第四折:「趙國有馬伏君趙奢之子趙括,志大才庸,少不更事,趙王信用非常。」 03.《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然而這事,卻是都由你少不更事而起。」 04.《聊齋志異.卷七.青娥》:「母謂:『汝夫婦少不更事。明日大哥來,吾無慮矣。』」 05.《螢窗異草.青眉》:「女以竺少不更事,前因多貲,致蕩其心,遂不復設肆。」
形容年紀輕,經歷世事少,欠缺經驗。
參考詞語:「少不經事」
西晉末年,外族入侵,懷、愍(ㄇㄧㄣˇ)兩帝先後被俘。司馬睿(ㄖㄨㄟˋ)在王氏家族的支持下即位於建業(地約當今江蘇省江寧縣南),為晉元帝,建立東晉政權。王氏家族因擁主有功,王導被任命為宰相,其族兄王敦亦受封為大將軍。後來,司馬睿病死,王敦乘機起兵篡奪政權。據《晉書.卷六九.周顗列傳》載,當時朝中的一位大臣溫嶠(ㄐㄧㄠˋ)為王敦辯解說:「王大將軍會這樣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周顗(ㄧˇ)則回答:「君少年未更事(你年紀輕,閱歷不足)。要知道不是所有君王都能如堯舜般聖明,即使犯錯也是在所難免,為人臣者豈能因此就犯上作亂!」後來王敦雖然叛變失敗,但仍握有權勢,耿直的周顗開罪了他,於是被捕。在被押解赴刑場途中,經過帝王祖廟,周顗破口大罵說:「王敦這個奸臣使國家傾危,生民塗炭,希望上天顯靈,讓他早點遭到報應!」話還沒說完,衙役便用戟(ㄐㄧˇ)搗得他滿口是血,但周顗並未顯露畏懼之色,仍從容自若地受刑。「君少年未更事」一語,後來濃縮成「少不更事」,用來形容年紀輕,閱歷淺薄。而「更事」一詞在晉朝之前已見於文獻。據《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曾對人說:「吾預知當爾,非聖也,但更事多耳。」意為:我能預知事情的發展,並不是因為我超凡入聖,不過是經歷世事豐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