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人工所製,但是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巧妙。語本晉.郭璞《葬書.外篇》。 △「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01.元.伊世珍〈採蘭雜志〉:「后異之,因效而為髻,巧奪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號為靈蛇髻。」 02.《隋唐演義》第二八回:「惟有女子的智慧,可以平空造作,巧奪天工。」
形容技藝巧妙。褒義。
反義:粗製濫造
參考詞語:「巧侔造化、巧奪造化、巧絕天工、巧逾造化」
「巧奪天工」及「鬼斧神工」都有技藝高超的意思。
「巧奪天工」側重於技藝已超過天之所為,多用於形容人工藝品;「鬼斧神工」側重於技藝非人力所能及,多用於形容自然景觀。 |
巧奪天工 鬼斧神工 ○ ㄨ 這些婦女∼的刺繡功夫,正是本地繡品迷人之處。 ㄨ ○ 這塊巨龍大石就這麼蟠繞在崖壁上,有如天造地設、∼。
「巧奪天工」原作「巧奪造化」。「奪」,超越。指雖是人工所製造,但是精巧勝過天然。郭璞,字景純,東晉著名的文學家、訓詁學家、堪輿學鼻祖。漢末佛道並起,生死問題逐漸受到重視,郭璞的《葬書》,就是在這個環境下孕育而出。《葬書》內容是談論葬事的宜忌,在〈外篇〉提到,風水師在選擇安葬地點時,如果眼光好,加上工具測量的才能,就能避開不好的地方,讓墓地趨於完美。選擇墓地的方法,是非常微妙的,要能通陰陽之理,觸類旁通。一個心目靈巧,功力高深的風水師,更能使一塊好的墓地「巧奪造化」,勝過天然。「造化之工」即為「天工」,所以後來「巧奪天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技藝巧妙。元朝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有「人間巧藝奪天工,鍊藥燃燈清晝同。」句,也是形容製作煙火的技術高超精密,煙火雖是人工製作,但卻勝過天然,十分美麗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