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我行我素

ㄨㄛˇ ㄒㄧㄥˊ ㄨㄛˇ ㄙㄨˋ
  1. 原指依所居的地位做分內的事。後用以形容人不受外界影響,完全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語本《禮記.中庸》。
    [例]他做事一向我行我素,從不接受別人的建議

我行我素

ㄨㄛˇ ㄒㄧㄥˊ ㄨㄛˇ ㄙㄨˋ
  1. 依所居的地位行其分內的事。語本《禮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後用以形容人不受外界影響,仍然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所以這件事,外頭已當著新聞,他夫婦二人,還是毫無聞見,依舊是我行我素。」

我行我素

wǒ xíng wǒ sù

《禮記.中庸》

用法

undefined

縱使上司一再提醒,他仍舊維持我行我素的穿搭風格。 他向來我行我素,從不管別人感受,經常惹出不少麻煩。 講究合作的團體裡,最怕遇到固執己見、我行我素的夥伴。 即使是在最窮困的時刻,他依然我行我素,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 雖然政府單位已嚴格取締,但不肖業者卻依舊我行我素,不知收斂。

例句

  1. 《九尾龜》第七回:「那知朝中這班大老,耳朵是聾的,眼睛是瞎的,心地是麵糊蒙著的,面孔是牛皮做成的,就是指著他的臉,痛罵他一場,他也只是不見不聞,我行我素。」
  2. 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所以這件事,外頭已當著新聞,他夫婦二人,還是毫無聞見,依舊是我行我素。」

辨識

反義:行其素我行我法

典源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忠恕 *1*違 道不遠, *2*施 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 *3*求 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4*庸德之行 , *5*庸言之謹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 *6*胡不 *7*慥慥 爾!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顧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 *8*無入而不自得 焉。

違:去、離。施:行、做。求:要求。庸德之行:實踐平常的德行。庸言之謹:謹慎平常的言論。胡不:為何不。慥慥:忠誠篤實的樣子。慥,音ㄗㄠˋ。無入而不自得:無論在什麼境地,沒有不自在快樂的。

注解

undefined

〈中庸〉首章開宗明義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意思是天所賦予人的叫做性,循性去做就稱為道。而在所有循性而為的概念裡,孔子認為「忠」、「恕」離道不遠,然而重要的是,人必須要能具體落實「忠」、「恕」二字,宋代學者朱熹更清楚地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譬如:君子位處現在的位置上,就做他應該做的事,而不去羨慕本分外的事。富貴時,就去做富貴人該做的事;貧賤時,就去做貧賤者該做的事;身在夷狄,就做夷狄之人該做的事;身處患難,就去做患難中所該做的事。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自然就知道什麼事該做,而不該做的又是什麼?如此一來,君子不論處於什麼樣的境地,都能過得安然自得。一個人能夠不因為外在環境的改變,或是受到他人的影響,仍然依照自己原有的主張去做事,那麼離道也就不遠了。後來「我行我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不受外界影響,仍然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典故說明

形容人不受外界影響,仍然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在其他地方搜尋「我行我素」

有提到「我行我素」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