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向來、指目前、現在。「我行我素」指依所居地位做分內的事。語本《禮記.中庸》。後用「我行我素」形容人不受外界影響、仍然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形容人不受外界影響、仍然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參考詞語:「行其素、我行我法」
〈中庸〉首章開宗明義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意思是天所賦予人的叫做性、循性去做就稱為道。而在所有循性而為的概念裡、孔子認為「忠」、「恕」離道不遠、然而重要的是、人必須要能具體落實「忠」、「恕」二字、宋代學者朱熹更清楚地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譬如:君子位處現在的位置上、就做他應該做的事、而不去羨慕本分外的事。富貴時、就去做富貴人該做的事;貧賤時、就去做貧賤者該做的事;身在夷狄、就做夷狄之人該做的事;身處患難、就去做患難中所該做的事。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自然就知道什麼事該做、而不該做的又是什麼?如此一來、君子不論處於什麼樣的境地、都能過得安然自得。一個人能夠不因為外在環境的改變、或是受到他人的影響、仍然依照自己原有的主張去做事、那麼離道也就不遠了。後來「我行我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不受外界影響、仍然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