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衝,挫退敵人攻城的戰車。尊俎,古時盛裝酒肉的器皿,泛指宴席。「折衝尊俎」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語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01.《南史.卷八.梁本紀下》:「介胄仁義,折衝尊俎,聲振寰宇,澤流遐裔,干戈載戢,凡數十年,濟濟焉,洋洋焉,魏、晉以來,未有若斯之盛也。」 02.宋.劉爚《雲莊集.卷九.答詔.賜正議大夫知樞密院事……乞休田里不允不得再有陳請》:「朕內修經國之模,外講安邊之畫,念端委廟堂而共政,惟二三臣知折衝尊俎之需,賢有十萬眾卿,以魁壘之*雄剛之材,正色立朝,真後凋之松柏;同心輔政,有相濟之鹽梅。」 03.金.趙秉文〈裕州學記〉:「于是大敞宣聖廟而重新之,禮殿講堂碩大且崇。……為夾室者二,繪五賢于左,繢先賢于右。列齋者四,以為士子絃誦之室。會元帥完顏公以詩書之帥,當熊虎之任,折衝尊俎,諏經講道,學之成也,與有力焉。」 04.元.錢應庚〈春草碧.折衝尊俎談兵略〉詞:「折衝尊俎談兵略。還記五湖船,煙波約。」 05.元.程文海〈彭城郡獻穆侯劉府君神道碑銘〉:「國有能臣,民有慈父,胡不憖遺。仰及世祖,坐籌帷幄,折衝尊俎。管、樂雖賢,猶愧于古,生不盡用,死有餘榮。」 06.清.高宗〈紫光閣曲宴外藩並回部詩以誌事〉詩:「筐篚兩廂頒等第,魚龍百戲鬥斑斕。西師繪壁思群力,敢曰折衝尊俎間。」
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
參考詞語:「尊俎折衝、折衝俎豆、折衝樽俎、折衝罇俎、樽俎折衝」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中有一則關於晏子在酒宴上運用智慧制敵取勝的事:晉平公想要攻打齊國,先派遣范昭到齊國去觀察其政局。齊景公設宴款待范昭,席間范昭要求用齊景公使用過的酒具斟酒。飲酒過後,晏子請人更換酒具。接著,范昭假裝酒醉,要求樂官為他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被樂官拒絕。晏子撤換酒具的舉動,在暗示范昭的無禮行為,而樂官的拒絕,則是因為只有君主才能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范昭只是一位臣子,根本就不可以使用天子的樂曲。范昭想要試探齊國君臣的反應,以及冒犯他們的禮儀,但都被晏子和樂官給識破了,所以范昭回國向晉平公說明過程,並告訴他不可以攻打齊國。後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就說:「晏子在宴席之間,運用了智慧就制退敵人於千里之外,真是高明!而樂官也參與協助了這件事情。」後來「折衝尊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在《戰國策.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閔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卒,在杯酒之間,就可以挫退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