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捷足先得

ㄐㄧㄝˊ ㄗㄨˊ ㄒㄧㄢ ㄉㄜˊ
  1. 比喻行動快速的人最先達成目的。參見疾足先得」條。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五齣:「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們不可落他人之後。」

捷足先得

ㄐㄧㄝˊ ㄗㄨˊ ㄒㄧㄢ ㄉㄜˊ

猶「捷足先登」。見「捷足先登」條。01.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五齣:「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們不可落他人之後。」02.清.藍鼎元〈潮屬城池總論〉:「郡城扼要在湖山、置之城外、苟為捷足先得、茲城豈可守哉!」

辨識

參考詞語:「捷足先登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捷足先登」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捷足先登」原作「疾足先得」、見於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據載、秦朝末年、天下苦於秦之苛政已久、各路豪傑紛紛起兵抗暴、爭奪天下。劉邦起於泗水、韓信是他的手下大將。韓信打敗齊王田廣後、被封為齊王、當時擁有的武力比劉邦還要強大、謀士蒯(ㄎㄨㄞˇ)通於是勸他背叛劉邦、暗通項羽、將來再自立為王。當時韓信並沒有接受蒯通的建議、反而是劉邦對韓信起了疑心、後來藉機將他貶為淮陰侯、使韓信心有不甘、才暗中聯絡另一大將陳豨(ㄒㄧ)、準備謀反。然而當時劉邦的勢力已經成熟、接到密報後便親自帶兵平息了這場叛變。韓信被殺前、無限懊悔、他嘆息著說:「我真恨自己當初不採用蒯通的計謀。」劉邦得知此言、便派人把蒯通抓來、想殺了他、蒯通爭辯說:「秦失去了政權、各路豪傑群起而爭之、才能高、動作快的自然就能爭得天下。現在精銳盡出、每個人都想要稱王、難不成您要把這些人全都殺了?況且當時韓信是我的主人、盡忠於主、本理所當然、我又有什麼錯呢?」劉邦聽了這番話、想想也不無道理、於是便放了他。蒯通對劉邦所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捷足先登」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動最快者先達到目的。

書證

  1.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五齣:「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們不可落他人之後。」
  2. 清.藍鼎元〈潮屬城池總論〉:「郡城扼要在湖山、置之城外、苟為捷足先得、茲城豈可守哉!」

在其他地方搜尋「捷足先得」

有提到「捷足先得」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