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斯文委地

ㄙ ㄨㄣˊ ㄨㄟˇ ㄉㄧˋ
  1. 文人不顧操守,自甘墮落。亦指文化遭廢棄。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杜少陵一》:「由杜子美以來,四百餘年,斯文委地。」也作「斯文掃地」。

斯文委地

ㄙ ㄨㄣˊ ㄨㄟˇ ㄉㄧˋ

委、丟棄。「斯文委地」猶「斯文掃地」。見「斯文掃地」條。01.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杜少陵一》:「由杜子美以來、四百餘年、斯文委地。」

辨識

參考詞語:「斯文掃地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斯文掃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斯文掃地」係由「斯文」及「掃地」組合而成。「斯文見於《論語.子罕》。斯、這、此的意思。文、指禮樂教化有關的典章制度。春秋時代、陽虎曾經在匡地施暴為害匡人、因此匡人都很憎恨他。孔子周遊列國時、途經匡地、因為孔子長相很像陽虎、匡人認為是陽虎又來了、便不由分說地將他包圍起來。弟子們見到這種情形都很害怕、孔子卻十分鎮靜地說道:「自文王去世之後、有關禮樂教化的典章制度不都在我這兒嗎?上天如果要滅絕這些典章制度、我這後生晚輩就沒機會認識了解這些典章制度了;上天既然並未滅絕這些典章制度、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掃地」則見於《漢書.卷三三.魏豹等傳》。魏豹、故魏諸公子。田儋、故齊王田氏後代。韓信、故韓襄王庶出的子孫。班固在為三人寫完傳記後深深感嘆:秦滅六國之後、將六國固有文化和前人功業完全摧毀;至楚漢爭霸之時、豪傑並起、爭奪天下、只有魏豹、田儋和韓信是六國王室之後、然而他們尚未達成復興故國、延續文化的使命、就相繼身亡、這難道不是天意嗎?後來這兩個詞語合用成「斯文掃地」、用來指禮樂教化的典章制度被毀壞廢棄文人不受尊重。亦借指文人不顧操守、自甘墮落。

書證

  1.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杜少陵一》:「由杜子美以來、四百餘年、斯文委地。」

在其他地方搜尋「斯文委地」

有提到「斯文委地」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