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方枘圓鑿

ㄈㄤ ㄖㄨㄟˋ ㄩㄢˊ ㄗㄨㄛˋ

枘,一端削成方形的短木頭。鑿,器物上可鑲嵌東西的下凹部分。方的枘配上圓的鑿,比喻不能相容語本戰國楚.宋玉〈九辯〉。 格格不入

用法

比喻不能相容。

用在「無法相容」的表述上。

例句

  1. 由外行人決定的政策,難免方枘圓鑿,與事實格格不入。
  2. 學術問題硬要用行政手段來解決,無異是方枘圓鑿,行不通的。
  3. 這兩個人個性完全不同,要他們配合,猶如方枘圓鑿,難有默契。
  4. 你對這種喪盡天良的人講仁義道德,豈不是方枘圓鑿,白費心機嗎?

辨識

近義:方底圓蓋格格不入

反義:臭味相投情投意合

參考詞語:「圓鑿方枘

典故說明

宋玉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著名文學家善於辭賦,與屈原並稱「屈宋」。關於宋玉的生平,今存甚少。依《史記.屈原列傳》末尾所記,宋玉應是屈原的後輩,曾向屈原學習,但因出身寒微,而致仕途坎坷。〈九辯〉是宋玉的優秀作品之一,王逸認為是弟子宋玉憫其師忠而遭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愁和不滿。宋玉善於藉由描寫自然景物,來抒發自身的情感,而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九辯〉中宋玉寫道:「世上難道沒有千里馬嗎?實在是因為沒有好的御者,所以才無法駕御千里馬。野鴨、野雁在水中庸碌覓食,只有鳳鳥騰空高飛。方的枘配上圓的鑿,又豈能夠相容呢!」宋玉以許多鮮明的形象表現出自己不被重視,不是因為自己沒有才能,而是世人庸碌,沒有眼光,以致自己在世間就如「圜鑿」對上「方枘」,完全無法見容於人群。鑿,是器物上用來鑲嵌東西的下凹部分;枘,則是一端削成方形的短木頭。欲以方形的枘,嵌入圓形的鑿,自然是不相容的。後來「方枘圓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能相容。

書證

  1. 《文子.上義》:「今為學者,循先襲業,握篇籍,守文法,欲以為治,猶持方枘而內圓鑿也。」
  2. 《淮南子.氾論》:「為學者循先襲業,據籍守舊數,以為非此不治,是猶持方枘而周員(圓)鑿也,欲得宜,適致固焉,則難矣。」
  3. 清.金農〈秋雨坐槐樹下書懷〉詩:「方枘圓鑿匪所用,顧者卻避多猜嫌。」

在其他地方搜尋「方枘圓鑿」

有提到「方枘圓鑿」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