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語本漢.馮衍〈與陰就書〉。 △「志同道合」
01.《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王小四還只怕婆娘不肯,甜言勸諭,誰知那婦人與賈涉先有意了。也是天配姻緣,自然情投意合。」 02.《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那公子俊俏龐兒,溫存性兒,又是撒漫的手兒,幫襯的勤兒,與十娘一雙兩好,情投意合。」 03.《二刻拍案驚奇》卷二:「父老每多是有年紀歷過多少事體過的,有什麼不解意處。見兩人情投意合,就攛掇兩下成其夫婦。後來竟諧老終身。」 04.《紅樓夢》第六四回:「只因他雖說和黛玉一處長大,情投意合,又願同生死,卻只是心中領會,從來未曾當面說出。」 05.《鏡花緣》第六八回:「若說愚姐毫無依戀,我們相聚既久,情投意合,豈不知遠別為悲?」
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
參考詞語:「情同意洽、情孚意合、情投意洽、情投氣合、情親意合、意合情投、意同情合、氣合情投」
「情投意合」典源作「意同情合」。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時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埋怨馮衍遲不歸降,所以未加重用。後來外戚陰興、陰就因敬重馮衍的長才,馮衍即與之交往,並被聘請為司隸從事。馮衍寫了一篇〈與陰就書〉,說自己與陰就「意同情合」,並感謝陰就提拔之恩。因光武帝剷除外戚勢力,馮衍也因此獲罪,免官歸里,閉門自保,潦倒而死。後來「情投意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