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將一天按照十二地支的順序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兩小時為一段,稱為「時辰」。[例]老王和好友們喝茶聊天,常常一坐就好幾個時辰。
時候。[例]奶奶在鄉下住久了,清早只要聽到公雞啼叫,就知道是什麼時辰。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0821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將一天按照十二地支的順序,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時段,此種兩小時為一時段,稱為「時辰」。《三國演義》第五九回:「相談有一個時辰,方回馬而別,各自歸寨。」《老殘遊記》第一六回:「老殘蘸墨就寫,寫兩行,烘一烘,不過半個多時辰,信已寫好。」
時刻、時候。《西遊記》第四九回:「這等幹,只是忒費事,擔擱了時辰了。」《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就是因緣了,時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夠。」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