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鐘」是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語或本唐.李咸用〈山中〉詩。後亦用「暮鼓晨鐘」指一日的時光,或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 △「夕鼓晨鐘」
01.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三折:「我愁的是更籌漏箭,我怕的是暮鼓晨鐘。」 02.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帶云〕程嬰,你只依著我便了。〔唱〕我委實的捱不徹暮鼓晨鐘。」 03.元.薩都刺〈酹江月.秦淮曉發〉詞:「幾度暮鼓晨鐘,南來北去,遊子心□倦。」 04.明.周履靖《錦箋記》第一九齣:「清淨是菩提,愛染難離,蒸沙為飯飯終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 05.《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蒼狗白雲變態中,遊絲萬丈飄無定。謅幾句盲詞瞎話,當作他暮鼓晨鐘。」 06.《獅子吼》第一回:「數種禍驚心慘目,述陰謀暮鼓晨鐘。」
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
反義:花言巧語
參考詞語:「晨鐘暮磬、晨鐘暮鼓、暮鼓朝鐘、朝鐘暮鼓」
「暮鼓」和「晨鐘」是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因為是佛寺所用,而且是一早一晚,所以被認為「暮鼓晨鐘」具有警世的意味。這句成語當來自於生活經驗,較早的文獻如唐代李咸用的〈山中〉詩,使用了「朝鐘暮鼓」。這首詩表達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於京城的榮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簷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鐘聲和傍晚的鼓聲都無法傳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雲高掛天空。世間的事物既分歧又複雜,還不如像那河邊的人們,平淡的過一生。詩中充分表達出遠離塵囂、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後來「暮鼓晨鐘」這句成語除用來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外,也用來指一日的時光,亦用來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