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當頭棒喝

ㄉㄤ ㄊㄡˊ ㄅㄤˋ ㄏㄜˋ
  1. 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
    [例]長官的訓斥猶如當頭棒喝,讓他及時振作,不再自怨自艾。

當頭棒喝

ㄉㄤ ㄊㄡˊ ㄅㄤˋ ㄏㄜˋ
  1. 佛教禪宗接引弟子時,常用棒一擊或大聲一喝,促其領悟。後用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歧路燈》第一四回:「那日程希明當頭棒喝,未免觸動了天良。」也作「當頭一棒」、「迎頭棒喝」。

當頭棒喝

ㄉㄤ ㄊㄡˊ ㄅㄤˋ ㄏㄜˋ

佛教禪宗接引弟子時、常用棒一擊或大聲一喝、促其領悟。典出《五燈會元.卷一一.臨濟義玄禪師》。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

用法

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

用在「言語功大」、「發人警思」的表述上。

例句

  1. 給你一個當頭棒喝、看你還醒不醒?
  2. 這幾句重話猶如當頭棒喝、使他猛醒過來。
  3. 你這番話猶如當頭棒喝、震醒宛如睡夢中的我。
  4. 我正將他從沉淪中救起、不得不給他當頭棒喝。
  5. 我現在能有點成就、還得感謝你當年的當頭棒喝。
  6. 我希望此記當頭棒喝、可讓他從醉生夢死中驚醒。
  7. 希望老師的話能如當頭棒喝、讓他頓然醒悟改過向善。
  8. 這次失敗、對他來說無異是當頭棒喝、使驕傲的他猛然醒悟。
  9. 這一次意外無異是當頭棒喝、讓大家了解稍有疏失都可能造成失敗。
  10. 老友的斥責猶如當頭棒喝、讓他及時振作、從失戀陰影出來、不再自怨自艾。

辨識

近義:暮鼓晨鐘醍醐灌頂

參考詞語:「當頭一棒、棒喝當頭

典故說明

唐僧臨濟義玄禪師、曹州南華人。早年跟從黃檗希運禪師出家、曾經三次向黃檗請教說:「什麼是佛法的大意?」結果三次都遭到棒打、於是認為「自恨障緣、不得深旨」、而向黃檗告辭、黃檗就指點他到高安灘頭請教大愚禪師。臨濟見到大愚後就告訴他三次發問三次被打的經過、並且問:「我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大愚就說:「黃檗只是好心的想幫你領悟佛法大意、你怎麼反而在尋找自己有沒有過錯?」臨濟聽了當下立即開悟、也因為他是這樣悟出佛法的、所以他後來在鎮州建立臨濟禪院、創立了禪宗五大宗之一的臨濟宗、就以「」、「」的方式來啟發弟子開悟佛法。「」的施用是臨濟自創的、他開悟後回到黃檗的身邊、只要黃檗以棒打開示弟子時、他就在一旁大喝助陣。典源所節錄的就是一則臨濟開示弟子的故事。曾經有僧人問:「什麼是佛法大意?」臨濟就舉起拂子、先是身旁的僧人大喝一聲、接著他就打下去。又問、臨濟就又舉起拂子、身旁僧人又喝、他也喝。又要再問、臨濟就又打下去。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當頭棒喝」、用來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

書證

  1. 《隋唐演義》第五四回:「古人云:『知足不辱、苟不知足、辱亦隨之。』況又有個才字橫於胸中、即使真正鐘鳴漏盡、遇著老和尚當頭棒喝、他亦不肯心死。」
  2. 《歧路燈》第一四回:「那日程希明當頭棒喝、未免觸動了天良。」
  3.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六.楹聯賸話》:「仁人之言、亦積無限陰功、便是當頭棒喝矣。」
  4.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片時失足、後悔何追?願以為當頭棒喝也可。」

在其他地方搜尋「當頭棒喝」

有提到「當頭棒喝」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