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有目共睹

ㄧㄡˇ ㄇㄨˋ ㄍㄨㄥˋ ㄉㄨˇ
  1. 極為清楚明顯,大家都看得見。
    [例]他的政績有目共睹,所以每次民意調查的結果都以他的聲望最高。

有目共睹

ㄧㄡˇ ㄇㄨˋ ㄍㄨㄥˋ ㄉㄨˇ
  1. 人人都看得到。比喻極為清楚明顯,眾所周知。如:「他的好學是有目共睹的。」《錢牧齋先生尺牘.卷一.與王貽上》:「如青雲在天,有目共睹。」也作「有目共見」。

有目共睹

ㄧㄡˇ ㄇㄨˋ ㄍㄨㄥˋ ㄉㄨˇ

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指事實極為明顯,眾所周知。語本漢.徐幹《中論.卷上.貴驗》。

用法

01.元.李翀《日聞錄》:「日月東出而西沒,有目者所共睹。」 02.清.錢謙益〈與王貽上書〉四首之一:「如青雲在天,有目共睹。」 03.清.陳確〈天地〉詩:「聖途自坦蕩,有目宜共睹。曷為繁其詞,終日鮮托步!」

指事實極為明顯,眾所周知。

例句

  1. 用在「顯而易見」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眾所周知顯而易見

參考詞語:「有目共見、有目咸睹、有眼共見

典故說明

睹,看見。「有目共睹」原意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漢朝徐幹在《中論.卷上.貴驗》一文指出,做人說話要有信用。想要別人信任自己,則要少說多做,確實履行自己所說過的話。時日一久,事情就變得顯明;事實顯明,則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有耳朵的人都聽的到,豈可用不實的言辭騙人!後來「有目共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實極為明顯,眾所周知。如元代李翀《日聞錄》:「日月東出而西沒,有目者所共睹。」是說太陽和月亮從東邊出來西邊落下的自然規律,極為明顯,眾所周知。

書證

  1. 這位縣長的優良政績,縣民們有目共睹。
  2. 他的惡行,大家有目共睹,你不用再替他掩飾了。
  3. 王先生高潔的品格,有目共睹,眾人都奉為楷模。
  4. 他不但收受賄賂,還結黨營私,這些劣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遲早會受到報應。
  5. 他在生化科技上的貢獻,世人有目共睹,如今榮獲終身成就獎,可謂實至名歸。

有提到「有目共睹」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