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望穿秋水

ㄨㄤˋ ㄔㄨㄢ ㄑㄧㄡ ㄕㄨㄟˇ
  1. 秋水,秋天的水明淨澄澈,比喻眼睛。望穿秋水形容深切的盼望
    [例]不知今夜伊人來不來,叫人望穿秋水。

[似]望眼欲穿

望穿秋水

ㄨㄤˋ ㄔㄨㄢ ㄑㄧㄡ ㄕㄨㄟˇ
  1. 秋水,秋天的水明淨澄澈,比喻眼睛。望穿秋水形容盼望的深切。《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

望穿秋水

ㄨㄤˋ ㄔㄨㄢ ㄑㄧㄡ ㄕㄨㄟˇ

秋水,喻指眼睛。「望穿秋水」,望穿了眼睛,形容殷切盼望語或本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 望眼欲穿

用法

01.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放心去,休辭憚。你若不去呵,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源) 02.明.李開先《寶劍記》第二二齣:「見疏林葉落,簾捲西風,人在天涯。蹙損春山,望穿秋水,處處催刀尺。」 03.《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著紅繡鞋兒占鬼卦。」 04.《聊齋志異.卷七.宦娘》:「自別離,只在奈何天裡,度將昏曉。今日個蹙損春山,望穿秋水,道棄已拚棄了!」

形容殷切盼望。

例句

  1. 用在「殷切期盼」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望眼欲穿

典故說明

元代王實甫所作《西廂記》,是根據唐代元稹《鶯鶯傳》(一名《會真記》)改寫鋪陳而成的雜劇。內容描寫張君瑞與崔鶯鶯的戀愛故事,和《鶯鶯傳》不同的是,結局完滿團圓。典源節錄的是:婢女紅娘替小姐崔鶯鶯送信給張君瑞,張君瑞看了之後又喜又憂;喜的是鶯鶯約他半夜見面,憂的是不知如何翻牆穿過院門深鎖的花園。深知鶯鶯心意的紅娘,鼓勵張君瑞放心去,不要害怕,以免讓鶯鶯望穿明澈的眼睛,眉頭深皺而減損了美麗的容顏。 文中用「秋水」來喻指眼睛,望穿眼睛是一種夸飾的修辭技巧,表示極度的企盼。後來「望穿秋水」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殷切盼望。

書證

  1. 他望穿秋水地盼等了十幾年,終於見到愛人安然歸來。
  2. 他望穿秋水,不見佳人前來,禁不住心煩意亂,不知所措。
  3. 由於未婚妻生死未卜,小李天天望穿秋水,等待著她早日平安回家。
  4. 已經過了約定的時間,卻不見伊人出現,我終於體會到望穿秋水的滋味。
  5. 為了與自己的偶像見上一面,許多歌迷擠在電視臺門口望穿秋水地等待著,毫無怨言。
  6. 她日日望穿秋水期盼良人早日回家,卻不知他早已移情別戀,另結新歡,想來真夠可憐。

有提到「望穿秋水」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