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末大不掉

ㄇㄛˋ ㄉㄚˋ ㄅㄨˋ ㄉㄧㄠˋ
  1. 比喻部屬勢力強大,難以駕馭參見尾大不掉」條。唐.柳宗元〈封建論〉:「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

末大不掉

ㄇㄛˋ ㄉㄚˋ ㄅㄨˋ ㄉㄧㄠˋ (變) ㄇㄛˋ ㄉㄚˋ ㄅㄨˊ ㄉㄧㄠˋ

猶「尾大不掉」。見「尾大不掉」條。01.唐.柳宗元〈封建論〉:「天下乖盭、無君君之心。予以為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於公侯之上耳!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02.宋.蘇洵〈兵制〉:「周與漢唐、邦鎮之兵強;秦、郡縣之兵弱。兵強故末大不掉、兵弱故天子孤睽。」

辨識

參考詞語:「尾大不掉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尾大不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指鳥獸蟲魚等脊椎末梢突出的部分、也就是尾巴。「」是擺動搖動的意思。「尾大不掉」指尾巴過大就不易擺動。尾巴是肢體的末梢、理應受到肢體的控制、如今卻因為尾巴長得過大、使得肢體控制不易、難以擺動、於是古人就用這種情形來比喻下屬的勢力強大、使得在上者難以駕馭。在《左傳.昭公十一年》中、楚靈王問申無宇說︰「一個國家有大城市是好是壞呢?」申無宇就舉了鄭國曼伯、宋國子游、齊國無知、衛國獻公四人為例、指出他們都是因為大城首長的權力太大、中央無法控制、最後叛變、因而遭到殺害或被迫出逃。所以他認為︰「如果從這四個人的例子看來、有大城市對國家是有害的。樹枝太粗就會折斷、尾巴太大就擺動不易、大王您應該明白這道理。」後來「尾大不掉」被用來比喻下屬的勢力強大、在上者難以駕馭;亦用來比喻事物因輕重關係倒置、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

書證

  1. 唐.柳宗元〈封建論〉:「天下乖盭、無君君之心。予以為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於公侯之上耳!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
  2. 宋.蘇洵〈兵制〉:「周與漢唐、邦鎮之兵強;秦、郡縣之兵弱。兵強故末大不掉、兵弱故天子孤睽。」

在其他地方搜尋「末大不掉」

有提到「末大不掉」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