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杯水車薪」。見「杯水車薪」條。01.宋.陸游〈謝晁運使啟〉:「方炎官熟屬之鼎來、實杯水輿薪之弗救。」
參考詞語:「杯水車薪」
此處所列為「杯水車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杯水車薪」就是只拿著一杯水、卻想要去消滅一車子薪柴所燃燒的火。這句成語的典源從孟子的一段話而來。在《孟子.告子上》裡面、記載了孟子說過這麼一段話:仁的力量很大、它可以像水消滅火一樣去消滅不仁的事。但是當今行仁的人並沒有真正全心全意去做、力量當然就小了。就好像只拿一杯水卻想要滅掉一車子薪柴所燒起來的火、怎麼可能辦得到?於是不但消滅不了不仁的事物、反而助長它們的氣燄、最後還會弄到自己被滅亡。孟子這段話的意思、就好像我們今天有一些為善的人、只注意到善名、並沒有真心誠意要去行善、於是對於不善的事情、就會說:「我也盡到行善的一份心了、但是因為社會上壞人實在太多了、所以我也沒有辦法。」本來善絕對可以勝惡、邪絕難勝正、但是假如社會上充斥了太多虛浮的善、善就會微弱到只剩一杯水的力量、邪惡的勢力當然會越來越大、最後是不是就會反過來、把善的勢力給取代了呢?由此看來、孟子「杯水車薪」的比喻是很具警惕意義的。後來這句成語多用來比喻力量太小、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