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越國醜女東施模仿美女西施捧心皺眉、然卻更見其醜。比喻盲目胡亂地模仿他人、結果卻適得其反。典出《莊子.天運》。 △「邯鄲學步」
比喻盲目胡亂地模仿他人、結果卻適得其反。貶義。
用在「處事不當」的表述上。
參考詞語:「東家效顰、東施捧心」
「東施效顰」及「邯鄲學步」都有模仿他人不成的意思。 「東施效顰」側重於招致反效果;「邯鄲學步」側重於連原有的都喪失掉。
東施效顰 邯鄲學步 |
○ ☓ 她的歌喉並不好、偏喜歡模仿鄧麗君唱歌、真是∼、自暴其短。 |
☓ ○ 學習本是一件好事、但應掌握自我特色、不可全盤硬套、否則猶如∼、最後連自我都忘了。 |
春秋時制度、禮樂崩壞、各國霸主逐漸興起。孔子因此開始周遊列國、勸說各國君主施行仁道、希望能振興時弊、解決亂象。而孔子從魯國西行到衛國去的時候、弟子顏淵就問魯國的太師:「夫子此行結果會是如何?」太師回答說:「因為時代不同、禮法也隨著環境而有所改變、必須懂得變通才行。像孔子這樣的用心良苦、是出自於對社會的責任、但是以前許多的制度現在已經不再適用。這就和東施模仿西施一樣。在越國有個美女名叫西施、向來犯有心痛的毛病、每次心痛時、她總是輕輕地按住胸口、微微地皺著眉頭。有一次、同里中的醜女看見後、認為這樣的動作很美、於是也學西施捧心皺眉、自以為也很美。然而鄉里中的富人看見後、卻因此緊閉門戶而不出門;貧窮人看了、則趕緊帶著妻子和孩子躲開。那醜女只知道捧心皺眉很美、卻不知道這個動作所以美的原因。」後人就把這個醜女稱為東施、以和西施作區別對照。太師舉這個故事的意思在於:人也要懂得變通、不要一意孤行、堅持自己的理想、而忽略了整個社會的需要、因此他預料孔子的理想將無法實現。而太師引來作譬喻的這則故事、後來被濃縮成「東施效顰」、用來比喻盲目胡亂地模仿他人、結果卻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