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欺人自欺

ㄑㄧ ㄖㄣˊ ㄗˋ ㄑㄧ
  1. 不但欺騙他人,也欺騙自己。
    [例]別欺人自欺了,這件事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

欺人自欺

ㄑㄧ ㄖㄣˊ ㄗˋ ㄑㄧ
  1. 不但欺騙他人,也欺騙自己。《老殘遊記》第一一回:「挾了一肚子欺人自欺的心,去做經注,把那三教聖人精義都注歪了!」也作「自欺欺人」。

欺人自欺

ㄑㄧ ㄖㄣˊ ㄗˋ ㄑㄧ

猶「自欺欺人」。見「自欺欺人」條。

辨識

參考詞語:「自欺欺人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自欺欺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代時、禪宗出現了一派禪者、他們打著禪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名號、卻不講經教、不從師訓、以為是脫去文字的束縛來說禪、其實所談論的都只是些淺薄無根的空話、卻自認為繼承了禪宗的正統。宋代僧人惠洪十分不滿這一派禪者的作法、他在所著《石門文字禪》中認為他們讓「佛祖之微言宗師之規範、掃地而盡也」。禪宗本不立文字、惠洪卻用文字說禪、正是對此種現象的一種反省。在書中列有「題古塔主兩種自己」一節、惠洪藉六祖和永嘉玄覺禪師之口、說明佛法本來不能用任何事物來加以比喻、因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無實體、只是空、根本無法描述。所謂的「兩種自己」、就是落入了形體對立之中、不合於禪宗的主旨。這些人被自己侷限的想法所蒙蔽、還認為自己繼承了禪宗的正統、並向信徒們傳揚他的思想、更是自己欺騙自己、又欺騙了他人。原文中的「自欺欺人」、就是用來比喻不但欺騙自己、也欺騙他人。

書證

  1. 宋.袁燮〈白髭〉詩:「欲留少年容、藻飾欺盲俗;欺人實自欺、舉世迷不復。」
  2. 《老殘遊記》第一一回:「其理本來易明、都被宋以後的三教子孫挾了一肚子欺人自欺的心去做經注、把那三教聖人的精義都注歪了。」

在其他地方搜尋「欺人自欺」

有提到「欺人自欺」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