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深水熱火中。比喻處境非常艱困、痛苦。語本《孟子.梁惠王下》。 △「火熱湯沸」、「簞食壺漿」
01.清.尤侗〈平滇頌〉:「夜郎不知漢大,聲教阻絕,嗜殺怙亂,其習俗然也。……此邦之人,水深火熱,若枯旱之望雨。」 02.清.黃宗炎《周易象辭.卷一四.革卦》:「于是又有聖人者出焉,見水深火熱,顛連无告,起而去其殘賊。四海之民皆信其志之在興大利、除大害以救斯民,而不在一己之居處服食也。」 03.《清朝文獻通考.卷二八四.輿地考.西域》:「斯地斯民,水深火熱。洎乎王師繼進,重定伊犁,回部二酋,復敢負恩助逆,抗我師顏。」 04.清.康有為〈答南北美州諸華商論中國只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書〉:「且倡革命者,必以民權自立為說,公舉民主官吏為言,近引法、美,切乎時勢,合乎人心,當水深火熱之餘,莫不信之望之。」
比喻處境非常艱困、痛苦。
參考詞語:「水深火烈、水火深熱、火熱水深」
戰國時燕國內亂,齊國乘機攻打燕國,燕國邊防毫不抵抗,結果大敗。這時有人勸齊宣王占領燕國,也有人勸他不要占領。齊宣王覺得吞併燕國是天意,但孟子對他說:「這不是天意,而是民心!如果您吞併燕國,燕國人民喜悅快樂,那麼您就吞併它,就像武王伐紂一樣。如果您吞併燕國,燕國人民不喜悅快樂,那麼您就不要吞併它,就像文王時,因為紂還有賢臣,所以文王不伐紂一樣。今天以萬乘大國去征伐另外一個萬乘大國,對方人民所以捧著食物、飲水前來迎接,必定是渴盼來軍能解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中。假如來軍不但不能解救他們,反而使他們陷入更大的痛苦中,我看他們逃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來歡迎來軍去占領他們的國家?」後來「水深火熱」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比喻處境非常艱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