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沆瀣一脈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 ㄇㄞˋ (變)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ˊ ㄇㄞˋ

猶「沆瀣一氣」。見「沆瀣一氣」條。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列朝.講學見絀》:「文貞柄國,湛、聶俱得恩贈加等,湛補諡文簡,聶補諡貞襄,蓋二公俱徐受業師,在沆瀣一脈宜然。」

辨識

參考詞語:「沆瀣一氣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沆瀣一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僖宗乾符二年時,派崔沆去當主考官。放榜後,有個叫崔瀣的考生被錄取了。當時,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試及第的人的座主。巧合的是,崔沆和崔瀣,不但同姓,而且兩個人的單名」、「」兩個字連起來,正好是指夜間的露氣的意思。於是當時人就議論說:「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說:這位主考官和他的門生的名字真是巧合,就像是夜間由水氣凝集而成的露氣呀!後來「沆瀣一氣」用來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本是正面義;也轉用以比喻彼此臭味相投,變成負面義。

書證

  1.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列朝.講學見絀》:「文貞柄國,湛、聶俱得恩贈加等,湛補諡文簡,聶補諡貞襄,蓋二公俱徐受業師,在沆瀣一脈宜然。」

在其他地方搜尋「沆瀣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