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沆瀣一氣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 ㄑㄧˋ
  1. 比喻志同道合,氣味相投。多用於貶義
    [例]他們兩人狼狽為奸,沆瀣一氣,鎮上的人總是避而遠之。

沆瀣一氣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 ㄑㄧˋ
  1. 唐時崔沆為主考官,錄取了崔瀣,人們因此笑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見宋.錢易《南部新書戊》。比喻氣味相投,後多用於貶義。《孽海花》第三四回:「皓冬的敏銳活潑,和勝佛的豪邁靈警,兩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氣。」

沆瀣一氣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 ㄑㄧˋ (變)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ˊ ㄑㄧˋ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

用法

用在「心靈契合」的表述上。&用在「勾結作惡」的表述上。

你是英雄,他是好漢,沆瀣一氣 ,令人佩服。 他們兩人相見恨晚,惺惺相惜,自是沆瀣一氣。 & 他們互相勾結,沆瀣一氣,正是一丘之貉。 他們兩人狼狽為奸,沆瀣一氣,鎮上的人總是避而遠之。 父子兩人是先後任的縣官,卻沆瀣一氣地搜刮民財,貪贓枉法。 這件弊案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這兩人沆瀣一氣,暗中勾結,挪用了公款。 這三個沆瀣一氣的貪官,不知汙了多少民脂民膏,人們一提起他們來就咬牙切齒。

例句

  1.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源)
  2. 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貨志三》:「運軍運弁沆瀣一氣,州縣惟恐誤兌,勢不得不浮收勒折以供其求。」
  3. 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一二.月仙小傳》:「(莊奇鵬)流離之中,惟以杜子美、李義山兩集相隨,故發為歌吟,抑塞磊落,感慨蒼涼,與草堂翁沆瀣一氣。」

辨識

近義:格格不入圓鑿方枘

反義:沆瀣一襟沆瀣一脈

氣味相投,臭味相投,通同一氣

典故說明

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褒義。&比喻彼此臭味相投。貶義。


在其他地方搜尋「沆瀣一氣」

有提到「沆瀣一氣」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