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ㄅㄛ
部,共8畫】
  1. 水因湧流或風力振盪所產生的起伏現象
    [例]水波、波浪

  2. 比喻目光。
    [例]眼波、秋波

  3. 物理學上指由彈性體振動所產生像波浪一樣起落的現象。
    [例]音波、電波

  4. 跑。
    [例]奔波

  5. 量詞。計算接續情勢單位
    [例]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ㄅㄛ
部,共8畫】

  1. 水因湧流或風力振盪產生的起伏現象。如:「水波」、「海波」。

  2. 比喻目光。如:「眼波」、「秋波」。《文選.宋玉.神女賦》:「望余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

  3. 物理學上指由彈性體振動所產生像波浪一樣起落的現象。如:「音波」、「電波」。

  4. 永字八法之一。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一.王右軍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也稱為「」、「」。

  5. 量詞計算接續情勢單位。如:「第三波」、「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6. 姓。如漢代有波儁。

  1. 跑。如:「奔波」。明.李翊《俗呼小錄》卷一:「跑謂之波。」

  2. 逃。《法苑珠林.卷二六》引南齊.王琰《冥祥記》:「蘇峻之亂,都邑人士皆東西波遷。」《樂府詩集.卷二五.企喻歌辭.橫吹曲辭五.四曲之一》:「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

  1. 元曲科白中常用作語助詞,置於句中或句末。同「」。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心波學士!我願為之,並不推辭,自有言語。」

ㄆㄛ
部,共8畫】
  1. (一)之又音。


有提到「波」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