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牢不可破

ㄌㄠˊ ㄅㄨˋ ㄎㄜˇ ㄆㄛˋ
  1. 形容事情或觀念已固定,難以破除或改變
    [例]本店的商品在顧客心目中已經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口碑。

牢不可破

ㄌㄠˊ ㄅㄨˋ ㄎㄜˇ ㄆㄛˋ
  1. 牢固而不能破壞動搖。形容事情或觀念已固定,難以破除或改變。唐.韓愈〈平淮西碑〉:「大官臆決唱聲,萬口和附,并為一談,牢不可破。」《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因五河人有個牢不可破的見識,總說但凡是個舉人、進士,就和知州、知縣是一個人。」也作「牢不可拔」。

牢不可破

ㄌㄠˊ ㄅㄨˋ ㄎㄜˇ ㄆㄛˋ

牢固而無法破壞動搖。形容事情或觀念已經固定、難以改變。語出唐.韓愈〈平淮西碑〉。

用法

形容事情或觀念已經固定、難以改變。

例句

  1. 他們倆友誼牢不可破、任誰都無法撼動。
  2. 多年前他創造的世界紀錄、至今仍牢不可破。
  3. 在現代社會裡、許多傳統觀念已不再那麼牢不可破了。
  4. 現今社會型態雖然改變、但除夕圍爐的習俗依舊牢不可破。
  5. 這個國家仍存在著牢不可破的階級制度、想要改變真是難如登天。

辨識

參考詞語:「牢不可拔、牢不可解、牢不破

典故說明

唐代在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局面已經日漸嚴重。不論是在軍事民政和用人理財等方面、這些節度使都能自主行事、甚至父死子繼、號稱為「留後」、而不必等待朝廷下令。朝廷往往無力討伐、而只能姑息了事。這種情況直到唐憲宗繼位後有了轉變、對藩鎮勢力採取了抑制的策略。憲宗元和九年(西元814)、蔡州刺史吳少陽死、他的兒子元濟秘密辦理喪禮、對外稱說他的父親只是生病、但實際假託父親之名上表、請求繼承官位、統掌兵務。後來元濟更加跋扈、帶兵屠殺、焚燒舞陽及葉縣、並且攻占魯山、襄城、造成汝州、許州及陽翟人四處逃難、藏身於山谷荊棘之間、關東因此大為驚恐。直到元和十二年(西元817)、命宰相裴度帶兵親討、吳元濟被生擒後、淮西(今河南省東南部)叛亂才終於平定。憲宗為了嘉勉裴度功績、於是命韓愈寫下〈平淮西碑〉。文章裡提到、針對淮西叛黨、除了武元衡、裴度等一、二位臣子外、高官們則多認為蔡州之兵頑強且武器精良、難以冒犯、故不主張正面交戰。沒想到這個論點竟得到當時絕大多數人的贊同、而難以被改變。後來原文中的「牢不可破」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事情或觀念已經固定、難以改變。

書證

  1. 唐.韓愈〈平淮西碑〉:「大官臆決唱聲、萬口和附、并為一談、牢不可破。」(源)
  2. 唐.皮日休〈論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凡言之浮靡豔麗者、謂之元白體。二子規規攘臂解辯、而習俗既深、牢不可破、非二子之心也。」
  3. 宋.陳亮〈馬燧〉:「魏據河北、蔽捍諸鎮、唇齒相固、牢不可破。」
  4. 《明史.卷一八一.列傳.劉健》:「憂在於民生國計、則若罔聞知;事涉於近幸貴戚、則牢不可破。」
  5.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諸彝種之苦於土司糜爛、真是痛心疾首。第勢為所壓、生死惟命耳、非真有戀主思舊之心、牢不可破也。」
  6. 《野叟曝言》第四八回:「閔老原無定見、只一擇富之念、牢不可破。」
  7.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奴輩生受豢養恩、互結朋黨、蒙蔽主人、久而枝蔓牽纏、根深蒂固、成牢不可破之局。」
  8.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因五河人有個牢不可破的見識:總說但凡是個舉人、進士、就和知州、知縣是一個人、不管甚麼情都可以進去說、知州、知縣就不能不依。」
  9. 《鏡花緣》第五一回:「我只當多打幾板、自然把舊性改了、那知他至死不變。據此看來:原來世間强盜這股驕傲習氣、竟是牢不可破。」

在其他地方搜尋「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