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換星移
ㄨˋ ㄏㄨㄢˋ ㄒㄧㄥ ㄧˊ
事物改變、星辰移動。比喻景物的變遷、世事的更替。語出唐.王勃〈滕王閣〉詩。
用法
比喻景物的變遷、世事的更替。
用在「世事多變」、「時間推移」的表述上。
例句
- 儘管物換星移、我們的友情也不會改變。
- 他倆堅貞的愛情、任憑物換星移、也不改變。
- 景色依舊、人事已非、讓他興起物換星移的感嘆。
- 由於那場大地震、使得這個村落物換星移、人事已非。
- 看到這個小鎮已經變成大城市、讓他有種物換星移的感慨。
- 經過多年的物換星移、此處山林早已受到破壞、不復舊貌。
- 離開家鄉多年、這次回來、深感物換星移、景物完全不同了。
辨識
近義:白雲蒼狗、時移世易、滄海桑田
反義:一成不變、依然如故
參考詞語:「星移物換、星移斗換」
典故說明
滕王閣位於今江西省新建縣城西的章江門、是唐代的滕王李元嬰在任洪州都督時所建。他是唐朝開國君主李淵的兒子、哥哥太宗即位後、將他封為滕王。由於受封那天樓閣正好落成、因此命名為滕王閣。王勃是高宗時代有名的才子、他文思泉湧、下筆成章、不一會兒就能寫出一篇詞藻華麗、情感豐富的文章、為初唐四傑之一。他在參加當時的洪州都督閻公在滕王閣上舉辦的一場盛宴時、即席寫了一篇〈滕王閣序〉、至今為人所傳頌。王勃另作了一首〈滕王閣〉詩、詩的上半部在描述滕王閣的華麗壯觀、後半部則是抒發從滕王閣引發的感嘆、「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大意是說天上的雲投影在閣前的潭水上、日光也顯得安閑暇適、但地上事物不斷地改變、時序星辰不停地轉移、不知已經過了多少寒暑。當年的李元嬰現在不知身在何處?只剩欄杆外的長江滾滾東流。後來「物換星移」就被用來比喻景物的變遷、世事的更替。
書證
- 唐.王勃〈滕王閣〉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源)
- 宋.辛棄疾〈賀新郎.高閣臨江渚〉詞:「王郎健筆誇翹楚、到如今、落霞孤騖、競傳佳句。物換星移知幾度、夢想珠歌翠舞。」
- 宋.曹冠〈鳳栖梧.昨夜西疇新足雨〉詞:「閒是閒非知幾許。物換星移、風景都如故。」
- 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苦傷心拋妻棄母、早十年物換星移。」
-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急回來物換星移、成就了鳳鸞交、鶯燕侶。」
- 清.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書〉:「夫子乞養西歸、東山復起、物換星移、三十年為一世矣。」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