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陽春白雪」。見「陽春白雪」條。01.宋.王禹偁〈為宰臣謝賜御製歌詩表〉:「臺衡宸扆之銘彼何膚淺、白雪陽春之句空衒清新。」02.明.崔時佩等《南西廂記》第一九齣:「高山流水千年調、白雪陽春萬古情。」
參考詞語:「陽春白雪」
此處所列為「陽春白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陽春白雪」是古代的樂曲名、傳說為春秋時晉師曠或齊劉涓子所作。陽春取其「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義。白雪則取其「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之義。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中、記載了楚襄王和宋玉的一段對話。有一次楚襄王對宋玉說:「我聽到許多有關於你的不好傳言、是不是因為你的言行舉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擅長言論、馬上就說:「請大王先寬恕我的過錯、讓我先講一段故事。」楚襄王答應了、於是宋玉便說道:「有一個外地的歌者來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著通俗的歌曲、一開始跟著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數千人之多;後來他改唱比較不俗的歌曲、跟著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數百人;等到他唱起高妙、優雅的歌曲、又夾雜著許多高難度的技巧、國中能夠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無幾了。這不是因為歌者唱得不好聽、而是因為曲子愈高雅、能夠跟著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樣的、那些批評我的人、不過是些平庸之輩、怎麼能夠欣賞、了解我的為人呢?」宋玉以歌者唱陽春白雪這種高雅的曲子、反而不受到大眾歡迎的例子、來比喻自己高尚不同於流俗、因此不容易被人了解、才會受到排擠。後來「陽春白雪」這句成語被用來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學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