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失明的。[例]盲人、盲胞
對某方面無法辨識的人。[例]文盲、色盲、電腦盲
未經考慮的。[例]盲從
專指文盲。[例]脫盲教育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形
眼睛看不見的。如:「盲人」、「盲胞」。《漢書.卷六○.杜周傳》:「欽字子夏,少好經書,家富而目偏盲。」
比喻不明事理。漢.王充《論衡.謝短》:「夫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名
眼睛看不見東西的人。俗稱為「瞎子」。如:「問道於盲」。漢.王充《論衡.自紀》:「觀讀之者,曉然若盲之開目,聆然若聾之通耳。」
缺少某方面知識的人。如:「文盲」、「電腦盲」。
專指文盲。如:「脫盲教育」。
動
看不見、分辨不清。如:「夜盲」、「色盲」。《老子》第一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副
胡亂、未經考慮的。如:「盲從」、「盲動」。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