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非常喜悅得意的神情。※語或出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二.少穆尚書贈聯》。 △「眉開眼笑」
01.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二.少穆尚書贈聯》:「時方輯錄《楹聯餘話》,得此又增一美談,不禁眉飛色舞也。」(源) 02.清.袁枚《小倉房尺牘.卷一.與盧雅雨轉運書》:「每談及斯文,便眉飛色舞,而不能自己。」 03.《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安老爺、安太太左顧右盼,真個是好個佳兒,好雙佳婦!老夫妻只樂得眉飛色舞,笑逐顏開的,連連點頭。」 04.《花月痕》第六回:「慢慢的讓酒吃菜,聽那曼雲等,或二簧,或小調,抑揚亢墜,百轉嬌喉;合著琵琶、洋琴、三弦諸般樂器的繁音促節;已是眉飛色舞,豪情勃發了。」 05.《官場現形記》第一回:「王鄉紳一聽此言,不禁眉飛色舞。」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九回:「借軒又問起我為甚事要變產,我就把騙尤雲岫的話,照樣說了一遍。眾人聽了,都眉飛色舞道:『果然補了缺,我們都要預備著去做官親了!』」
形容非常喜悅得意的神情。
參考詞語:「眉飛目舞、色舞眉飛、色飛眉舞」
「眉飛色舞」及「眉開眼笑」都是用來形容喜悅的樣子。
「眉飛色舞」側重於形容振奮高興的樣子,帶有得意的意味;「眉開眼笑」則側重於形容單純的欣喜愉悅。 |
眉飛色舞 眉開眼笑 ○ ㄨ 談起過去輝煌的戰果,全隊的人沒有不∼的。 ㄨ ○ 小王說話十分風趣,經常逗得大家∼。
「眉飛色舞」一語,形容一個人喜悅得意的神情。這句成語到了清代,普見於一般文章、小說,典源難辨。如梁章鉅的《浪跡叢談》,提到少穆尚書贈聯,他當時正在編《楹聯餘話》,因為可以增添此一美談,不禁「眉飛色舞」。《官場現形記》第一回提到王鄉紳和王孝廉兩人對談。王鄉紳提到自己當年如何準備科考,為了記熟《制藝引全》的文章是如何地辛苦。王孝廉聽後,說這真應了那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話。王鄉紳聽孝廉如此推崇,當然非常高興得意,自然也就「眉飛色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