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安身立命」。見「安身立命」條。01.《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不但這樣、還要給他立命安身。那時纔算當完了老哥哥的這差、了結了我的一條心愿。」
參考詞語:「安身立命」
此處所列為「安身立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安身立命」係由「安身」及「立命」二語組合而成。 「安身」是出自《呂氏春秋.有始覽.諭大》、其中有一個小故事、說:老燕雀和小燕雀居住在某戶人家的梁上、自以為非常安全、不料有一天、這戶人家突然失火、燕雀的巢也跟著遭殃了。這個故事提醒人們、如果天下紛亂、就沒有安定的國家;如果國家紛亂、就沒有安定的家庭;如果家庭紛亂、就沒有得以容身的地方。 「立命」則是出自《孟子.盡心上》、孟子(西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受學於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他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存心養性遵守天道、沒有違背、那麼他對於壽命的短長就毫無疑慮、只專心地修養心性、等待命數、這就是成全天命之道。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安身立命」、用來指居處得以容身、生活便有著落、精神上亦有所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