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ㄓㄤ
部,共11畫】
  1. 成篇而可以表達某一意旨的文字。
    [例]文章篇章、下筆成章

  2. 印信。
    [例]私章圖章

  3. 法規、條例
    [例]規章章程、簡章

  4. 條理次序
    [例]雜亂無章

  5. 標幟標記
    [例]徽章勛章、臂章

  6. 量詞。計算書文等段落的單位
    [例]全書共分二十五章。

  7. 姓。

ㄓㄤ
部,共11畫】

  1. 成篇的文字。如:「文章」、「出口成章」、「下筆成章」。

  2. 文體名。古代臣子上奏國君文書。漢.蔡邕《獨斷.卷上》:「凡群臣尚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

  3. 量詞計算書、文等段落的單位。如:「全書共分二十五章。」

  4. 文采花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5. 條理、次序。如:「雜亂無章」。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

  6. 法規條例。如:「規章」。《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

  7. 印信。如:「私章」、「圖章」。

  8. 標識標記。如:「徽章」、「勛章」、「臂章」。

  9. 姓。如漢代有章明。

  1. 表揚顯揚。《禮記.緇衣》:「有國者章善𤺺惡,以示民厚,則民情不貳。」《史記.卷三七.衛康叔世家》:「舉康叔為周司寇,賜衛寶祭器,以章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