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簞盛食,以壺盛漿來迎王師。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紛紛慰勞犒賞。語出《孟子.梁惠王下》。 △「水深火熱」
01.《孟子.梁惠王下》:「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它哉?避水火也。」(源) 02.漢.桓寬《鹽鐵論.伐功》:「文學曰:『古之用師,非貪壤土之利,救民之患也。民思之,若旱之望雨,簞食壺漿,以逆王師。故憂人之患者,民一心而歸之,湯、武是也。」 03.《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後主傳三》引三國蜀.諸葛亮《諸葛亮集》:「今旍麾首路,其所經至,亦不欲窮兵極武。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04.《元史.卷一五○.石抹明安列傳》:「(帝)即命明安引兵南進,所至,民皆具簞食壺漿以迎,盡有河北諸郡而還。」 05.《三國演義》第三一回:「時操引得勝之兵,陳列于河上,有土人簞食壺漿以迎之。」 06.《西遊記》第九六回:「那一班僧,打一套佛曲;那一班道,吹一道玄音;俱送出府城之外。行至十里長亭,又設著簞食壺漿,擎杯把盞,相飲而別。」
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紛紛慰勞犒賞。
參考詞語:「壺漿簞食」
戰國時燕國內亂,齊國乘機攻打燕國,燕國邊防毫不抵抗,結果大敗。這時有人勸齊宣王占領燕國,也有人勸他不要占領。齊宣王覺得吞併燕國是天意,但孟子對他說:「這不是天意,而是民心!如果您吞併燕國,燕國人民喜悅快樂,那麼您就吞併它,就像武王伐紂一樣。如果您吞併燕國,燕國人民不喜悅快樂,那麼您就不要吞併它,就像文王時,因為紂還有賢臣,所以文王不伐紂一樣。今天以萬乘大國去征伐另外一個萬乘大國,對方人民所以捧著食物、飲水前來迎接,必定是渴盼來軍能解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中。假如來軍不但不能解救他們,反而使他們陷入更大的痛苦中,我看他們逃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來歡迎來軍去占領他們的國家?」後來「簞食壺漿」演變為成語,用來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紛紛慰勞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