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頭髮散亂、面容骯髒的樣子。語本《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 △「不修邊幅」
01.《魏書.卷三二.封懿列傳》:「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然後為賢。」 02.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子則草屩麤衣,蓬頭垢面,周章道路,要候執事,叩頭流血,申訴冤枉。」 03.元.楊訥《劉行首》第一折:「我這般窮身潑命誰瞅問,蓬頭垢面粧癡鈍。」 04.《聊齋志異.卷二.俠女》:「叩良久,女始蓬頭垢面自內出。啟而入之,則復闔之。入其室,則呱呱者在床上矣。」 05.《紅樓夢》第七七回:「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如今現從炕上拉了下來,蓬頭垢面,兩個女人攙架起來去了。」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八回:「那犯人當中,有七八個蓬頭垢面的,那都不必管他。」
形容人頭髮散亂、面容骯髒的樣子。貶義。
參考詞語:「亂首垢面、垢面蓬頭、蓬首垢面、面垢頭蓬、頭蓬面垢」
「蓬頭垢面」原作「亂首垢面」。《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記載,漢成帝陽朔年間,王莽的伯父大將軍王鳳生病,他在一旁服侍時,藥都是自己嚐過後才端給王鳳喝,也無心整理容貌,任由頭髮散亂、臉面汙穢,一連幾個月都沒脫衣服上床休息。後來「蓬頭垢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亂首垢面」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頭髮散亂、面容骯髒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