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一衣帶水」。見「一衣帶水」條。01.宋.文及翁〈賀新郎.一勺西湖水〉詞:「余生自負澄清志。更有誰、磻溪未遇、傅巖未起。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
參考詞語:「一衣帶水」
此處所列為「一衣帶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隋文帝楊堅為北周貴族楊忠之子。楊忠曾隨周太祖起義於關西、後位至大司空、封隋國公。楊堅襲父爵、累官至大司馬。後周宣帝病死、周靜帝繼位、年幼未能親政、楊堅總攬朝政、自為相國、進爵隋王、後來廢靜帝而自立、國號隋、改元開皇、建都大興、但長江以南仍是陳朝的天下。當時陳後主荒淫誤國、隋文帝為統一天下、便藉口安民除暴、出兵討伐陳朝。出兵之前、隋文帝對他的臣子說:「我身為天下百姓的父母、怎麼可以因為一條小小長江的阻隔、就不去拯救對岸受苦的百姓呢?」其實長江是條非常大的水流、最寬處可達一千七百多公尺。但隋文帝為了強調他出兵南陳的決心、所以用衣帶來形容長江。開皇九年、陳朝滅亡、結束了東晉以來二百六十餘年的分裂戰亂。「一衣帶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原被用於形容江流狹窄有如一條衣帶、後亦用於泛指江河阻隔不足以限制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