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所言不同。《漢書.卷三九.曹參傳》:「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傳六.李公麟傳》:「紹聖末,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
殊,不同的、互異的。「言人人殊」對同一件事各人所言不同。語出《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
01.《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源) 02.《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列傳六.李公麟》:「紹聖末,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 03.《元史.卷一八七.賈魯列傳》:「九年,太傅、右丞相脫脫復相,論及河決,思拯民艱,以塞詔旨,乃集廷臣群議,言人人殊。」 04.《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今議疏淮以安陵,疏黃以導淮者,言人人殊。」
對同一件事各人所言不同。
參考詞語:「志人人殊、文人人殊」
據《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載,漢朝初年,天下安定不久,封為齊王的劉肥正值少壯,想要大展身手有一番作為,於是相國曹參就召集地方上的長老和儒生,請教安民的方法,結果「言人人殊」,也就是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這讓曹參很傷腦筋,不知道應該聽取哪個人的意見才好。後來「言人人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摘出,用來指對同一件事各人所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