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進度計畫的學習活動。[例]下課、上課
學業、學科。[例]功課、課業
徵收、徵調。[例]課稅、課賦
機關中分別治事的行政單位。[例]出納課、總務課
量詞。計算教材課數的單位。[例]這本書共有十八課,今天要上第三課。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動
考核、考試。《說文解字.言部》:「課,試也。」《管子.七法》:「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一歲皆輒課,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
徵收、徵調。如:「課稅」。《宋書.卷九二.良吏傳.徐豁傳》:「武吏年滿十六,便課米六十斛。」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三.權智》:「聲言廟中屢遭寇,課夫築牆圍之。」
督促、督率。《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師每休舍,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習之。」《聊齋志異.卷一一.黃英》:「黃英課僕種菊,一如陶。」
名
賦稅。《晉書.卷三.武帝紀》:「雨雹傷秋稼,減天下戶課三分之一。」
有一定進度計畫的學習過程。如:「下課」、「上課」。
學業、學科。如:「功課」、「我這學期總共修了五門課。」
量詞。計算課數的單位詞。如:「這本書有十八課,今天要上第三課。」
機關中分別治事的行政單位。如:「出納課」、「總務課」。
關於求神問卜的事情。如:「卜課」。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