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近處的人心悅誠服,遠方的人願意前來歸附。形容政治清明,德澤風行。語本《論語.子路》。後亦用「近悅遠來」形容在商場上遠近馳名而顧客眾多。
01.《文子.微明》:「古者,親近不以言,來遠不以言,使近者說,遠者來,與民同欲則和,與民同守則固,……」 02.唐.李徵古〈廬江宴集記〉:「當是時,烈祖皇帝猶秉吳政,築大防以壅才俊,張宏網以罟英賢,近悅遠來,雲附影從。」 03.唐.白居易〈除李夷簡西川節度使制〉:「專奉詔條,削去弊政,均穀籍不一之賦,罷舟車無名之征,近悅遠來,歸如流水。」 04.《宋史.卷一三八.樂志一三》:「帝德誕敷,銷爍群慝。近悅遠來,惟聖時克。」
形容政治清明,德澤風行。&形容在商場上遠近馳名而顧客眾多。
參考詞語:「悅近來遠」
春秋魯哀公六年,當時在周遊列國的孔子,由蔡國來到楚國葉(ㄕㄜˋ)縣,葉縣的長官葉公趁機向孔子請教施政的方法?孔子回答道:「近者說,遠者來。」大意是:施加恩惠於民,德澤廣被,使近處的人民心悅誠服,自然而然的,遠方的人也願意前來歸附。後來「近悅遠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政治清明,德澤風行。也用來形容在商場上遠近馳名而顧客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