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開門納寇

ㄎㄞ ㄇㄣˊ ㄋㄚˋ ㄎㄡˋ

猶「開門揖盜」。見「開門揖盜」條。01.《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孫晟謂仁贍曰︰『公受國厚恩,不可開門納寇!』」

辨識

參考詞語:「開門揖盜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開門揖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載,三國之時,孫策率軍渡江,平定了江東之地,後來在一次戰役中,不慎中箭,傷重不治,臨死之前,他將軍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孫權。孫權因為兄長死去之事,非常地難過,忙於治喪之事,而忽略了軍國大事。長史張昭看到了這種情形,就勸他說︰「當今世間戰亂頻仍,像豺狼般的亂賊滿道,雖然你為了去世的兄長治喪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你仍只顧遵守禮制,不管國家大事,就好像把門打開,請盜賊進到家中,必然會招來禍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便脫掉喪服,換上軍裝,前往巡視軍隊。後來「開門揖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書證

  1. 《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孫晟謂仁贍曰︰『公受國厚恩,不可開門納寇!』」

在其他地方搜尋「開門納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