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非驢非馬

ㄈㄟ ㄌㄩˊ ㄈㄟ ㄇㄚˇ
  1. 漢代西域有一個小國龜茲,其國王多次至漢朝覲見宣帝,且留住一年,回國之後,修築宮室、禮儀制度等全都模仿漢朝,被鄰國譏諷為不倫不類。見《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渠犁傳》。後即以非驢非馬形容不倫不類的事物。也作「非鴉非鳳」。

非驢非馬

ㄈㄟ ㄌㄩˊ ㄈㄟ ㄇㄚˇ

《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

用法

用在「不合事理」的表述上。

這副對聯對得非驢非馬,叫人看了莫名其妙。 你這幅畫,把人畫得非驢非馬的,實在不好。 你別賣弄那非驢非馬的英文了,聽了很是難過。 這篇文白夾雜的文章有點非驢非馬,實在不通順。 長久以來,認為東西文化結合是非驢非馬的這種想法,是偏差的。 這種老引外國例子來套在我們身上的說法,非驢非馬,我很不以為然。 這部連續劇仿《陳三五娘》的情節,卻忽略了原戲的時代背景,結果變得非驢非馬。

例句

  1. 《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外國胡人皆曰:『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騾也。』」(源)

辨識

反義:非馬非驢

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典故說明

比喻事物不倫不類。


在其他地方搜尋「非驢非馬」

有提到「非驢非馬」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