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頓開茅塞

ㄉㄨㄣˋ ㄎㄞ ㄇㄠˊ ㄙㄜˋ
  1. 比喻突然領悟,忽然明白。《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紅樓夢》第八六回:「聽見妹妹講究的叫人頓開茅塞,所以越聽越愛聽。」也作「茅塞頓開」。

頓開茅塞

ㄉㄨㄣˋ ㄎㄞ ㄇㄠˊ ㄙㄜˋ

即「茅塞頓開」。見「茅塞頓開」條。01.《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02.《紅樓夢》第八六回:「聽見妹妹講究的叫人頓開茅塞、所以越聽越愛聽。」 

辨識

參考詞語:「茅塞頓開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茅塞頓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茅塞」是指山徑少人走、叢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在這章中、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為學不能專心有恆、那就會像山間的小路一樣、常常走動、就會變成一條大路。但如果隔一些時間沒有人走、茅草就會阻塞山路。意思是說、聖人之道、要學而時習、不可捨而不修、否則就像茅草塞路一樣。勉勵高子要恆心向學、德業才可精進。「茅塞子之心」是指高子的心已經被茅草塞住了、後來「茅塞」一語就用來比喻「閉塞心思」、也可以指的是疑惑。「頓開」的意思就是「豁然了悟」的意思。往往是因為受了指點、突然間想通了。所以「茅塞頓開」一語就可以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頓時豁然了悟。

書證

  1. 《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
  2. 《紅樓夢》第八六回:「聽見妹妹講究的叫人頓開茅塞、所以越聽越愛聽。」

在其他地方搜尋「頓開茅塞」

有提到「頓開茅塞」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