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出的、剩下的。如:「餘錢」、「不遺餘力」。宋.王庭珪.和周秀實家行:「先輸官倉足兵食,餘粟尚可瓶中藏。」
殘留的、將盡的。如:「餘年」、「餘生」、「餘燼」。宋.方岳.農謠二首之二:「漠漠餘香著草花,森森柔綠長桑麻。」
其他的。如:「餘念」、「餘事」。
不盡的、未完的。如:「死有餘辜」、「心有餘悸」、「餘音繞梁」。
某一事情、情況以外或以後的時間。如:「課餘」、「業餘」、「公餘」。唐.孟浩然.行出東山望漢川詩:「雪餘春未暖,嵐解晝初陽。」
大數目或度量單位等的零數。如:「三十有餘」、「年四十餘」。清.姚鼐.登泰山記:「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
姓。如十六國時後燕有餘蔚。
以後。
剩下、遺留。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版本編號:20230222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資料來自moedict-data-twblg
(姓)。
chhun。
(2) 有(iú)餘;餘外;其餘。
《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
原作者:
台文翻譯kap編修:Lîm Chùn-io̍k(林俊育)長老
以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Sio-kâng方式分享 3.0 台灣 (CC BY-NC-SA 3.0 TW) 授權
資料來自 ChhoeTaigi 的字詞資料庫
台文版原始網站;台文版原 GitHub 儲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