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指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見於戰國.楚.屈原〈離騷〉。「九死一生」形容歷經極大的危險而倖存。※語或本《六臣註文選.屈原.離騷》唐.劉良.注。後亦用「九死一生」表十死其九之意、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 △「死裡逃生」、「虎口餘生」
形容歷經極大的危險而倖存。
用在「驚險求生」的表述上。
反義:安然無恙
參考詞語:「萬死一生、十死一生、十生九死、九死餘生」
「九死一生」及「死裡逃生」都有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得到生路的意思。 「九死一生」側重於倖存的艱險;「死裡逃生」側重於能夠逃脫。
九死一生 死裡逃生 |
○ ☓ 他全身受傷嚴重、在∼的狀況下、總算被醫生搶救回來。 |
☓ ○ 要不是隊長拚死擋住了追兵、我們怎能∼呢? |
「九死一生」指歷經多次近於死亡的險境、猶能存活。見用於劉良注解屈原〈離騷〉的注語。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楚懷王時、屈原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二句、意思是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同流合汙。《六臣註文選》中的劉良注語中、就用「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來解說這個意思。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歷經極多、極大的危險而倖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