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幼年時聰慧敏捷。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0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源) 02.宋.劉克莊〈兌女余最小孫也慧而夭悼以六言〉詩二首之二:「不合小時了了,可堪長夜茫茫。」 03.《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小時了了大時佳,五歲孩童已足誇:計縛劇盜如反掌,直教天子送還家。」
指人在幼年時聰慧敏捷。
根據《世說新語》記載,孔融在十歲那年,跟隨父親到洛陽時,想去拜訪當時聲名很高的司隸校尉李膺(字元禮),可是只有有才華的文士和李氏親戚才會被通報接見。於是孔融走到李府門口,自稱是李膺的親戚。結果李膺接見他並且問:「我和你有親戚關係嗎?」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李耳,字伯陽)有師生關係,所以我和你可以算得上是世交。」李膺和在場的賓客聽了,對於孔融的反應敏捷感到驚奇。這時太中大夫陳韙晚到,旁邊的人告訴他這件事。陳韙聽了說:「小時候聰慧敏捷,表現優良,長大之後未必能有所成就!」孔融立刻回了一句:「想必你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慧黠囉!」陳韙當下覺得局促不安,說不出話來。後來「小時了了」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在幼年時聰慧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