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ㄈㄤˇ
部,共8畫】
  1. 依據。
    [例]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

ㄈㄤˋ
部,共8畫】
  1. 從約束或緊張狀態中解脫、鬆開
    [例]放開放鬆、放心

  2. 捨棄拋開
    [例]放棄

  3. 解散。
    [例]放學放工

  4. 放縱任由
    [例]放聲高歌、放言高論

  5. 發出。
    [例]施放放款、放風聲

  6. 開、
    [例]心花怒放、百花開放

  7. 放蕩、不拘束。
    [例]豪放狂放、奔放

  8. 安置。
    [例]陳放、安放、放書

  9. 官職,多指到外地任職而言。
    [例]外放、下放

  10. 因罪而遭遣逐。
    [例]流放放逐

ㄈㄤˇ
部,共8畫】

  1. 依據。《論語.里仁》:「放於利而行,多怨。」

  2. 至。《孟子.梁惠王下》:「南放於琅邪。」

  3. 仿效。《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上》:「據坤靈之正位,放太紫之圓方。」宋.蘇軾〈上韓太尉書〉:「皆依放儒術六經之言,而取其近似者以為口實。」

ㄈㄤˋ
部,共8畫】

  1. 逐。如:「流放」。《楚辭.屈原漁父.序》:「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閒,憂愁歎吟,儀容變易。」

  2. 棄。《三國志.卷四四.蜀書.姜維傳》:「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

  3. 放縱任由。如:「放聲高歌」、「放言高論」。《孟子.告子上》:「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4. 安置。如:「陳放」、「安放」。《水滸傳》第二一回:「一桶盤拖上樓來,放在春臺上。」

  5. 發出。如:「施放」、「鳴放」。《三國演義》第五回:「堅取箭,連放兩箭,皆被華雄躲過。」

  6. 開、展。如:「心花怒放」、「百花開放」。

  7. 在一定時間後停止。如:「放學」、「放工」。

  8. 官職,多指京官外任而言。如:「外放」、「下放」。《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賞了頭等官加了個副都統銜,放了烏里雅蘇臺的參贊大臣了。」

  9. 弄,置於「仔細」、「明白」、「聰明」等詞前,有提請注意的意思。如:「放明白些」、「放聰明點」。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哥哥,你丟我時,放仔細些,我肚子上有個癤子哩。」

  10. 打網球、排球乒乓球時的偷襲。如:「他在網前放小球,漂亮極了!」

  1. 放蕩、不拘束。如:「豪放」、「狂放」、「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