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會發光或反射光的天體。[例]流星、恆星、行星
比喻細小或發亮的東西。[例]星火、眼冒金星
比喻為人所崇拜、注目,或是某事的主要人物。[例]明星、救星、壽星
鑲在秤桿上,用以標誌斤、兩、錢的小點。[例]秤星、定盤星
色白如星。[例]星鬢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503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名
宇宙中會發光或反射光的天體。如:「恆星」、「行星」、「哈雷彗星」、「月明星稀」。唐.杜甫〈旅夜書懷〉詩:「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唐.李商隱〈常娥〉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比喻細碎或發亮的東西。如:「油星水點」、「眼冒金星」。唐.孟郊〈寒溪〉詩九首之四:「篙工磓玉星,一路隨迸螢。」
比喻為人所崇拜、注目,或是某事的主要人物。如:「歌星」、「明星」、「影視紅星」、「救星」、「壽星」。
鑲在秤桿上,用以標誌斤、兩、錢的小點。如:「秤星」。唐.賈島〈贈牛山人〉詩:「鑿石養蜂休買蜜,坐山秤藥不爭星。」
姓。如春秋時有星子韋。
形
細微、細小。如:「零星」、「星火燎原」。唐.盧照鄰〈晚渡渭橋寄示京邑遊好〉詩:「長虹掩釣浦,落雁下星洲。」
色白如星。南朝齊.謝朓〈詠風詩〉:「時拂孤鸞鏡,星鬢視參差。」
副
量多且四處散布。如:「星羅棋布」。《文選.班固.西都賦》:「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如流星般疾速。《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舳艫千里,星奔電邁,俄然行至。」晉.潘岳〈世祖武帝皇帝誄〉:「羽檄星馳,鉦鼓日戒。」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