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刀刃的竹子,會順著刀勢裂開。比喻戰事進展順利。語出《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後用「迎刃而解」形容相連的事物很容易分解,亦用來比喻事情很容易處理。 △「勢如破竹」
01.《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復著手處也。」(源) 02.《五燈會元.卷一七.開元子琦禪師》:「知有底人,於一切言句如破竹,雖百節當迎刃而解,詎容聲於擬議乎?」 03.《朱子語類.卷一五.經下》:「若知得切了,事事物物至面前,莫不迎刃而解。」 04.《宋史.卷三二二.楊繪列傳》:「以集賢校理為開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諸吏惟日不足,繪未午率沛然。」 05.《聊齋志異.卷二.陸判》:「陸以頭授朱抱之,自於靴中出白刃如匕首,按夫人項,著力如切腐狀,迎刃而解,首落枕畔。」 06.《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只要這位教士到場,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無不迎刃而解的。」
比喻相連的事物很容易分開。&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
反義:堅不可摧
參考詞語:「刃迎縷解、迎刃以解、迎刃冰解、迎刃而判」
杜預是西晉時的著名大將,他的學識淵博,時人稱為「杜武庫」。據《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載:蜀漢滅亡之後,孫吳偏安江東。於是晉武帝派杜預為「鎮南大將軍」,統軍攻打東吳。戰事進展得很順利,短短數日就攻占吳國許多城池,吳軍都督孫歆等人被俘。杜預想要趁勝追擊,但有官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吳國立國已久,一下子很難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濫,行軍不易;加上天氣炎熱,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停進攻,等到冬天再說。但杜預舉出當年樂毅的濟西之戰為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晉武帝接納了杜預的建議,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後來「迎刃而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戰事進展順利。亦用來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