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指計數的動作,亦用以形容計數的仔細。※語或出《醒世姻緣傳》第三四回。 (二)比喻把事情從頭至尾詳細說出,無所遺漏。※語或出《水滸傳》第二四回。 △「如數家珍」
(一)01.《醒世姻緣傳》第九回:「晁大官兒自己去了二三遭,都在鄭伯龍家安歇,每日四碟八碗的款待,待要買甚麼東西,丟個四指大的帖子與他,一五一十的買了捎將來。」 02.《醒世姻緣傳》第二五回:「這單于民狠命問他要錢,上了比較,一五一十的打了幾遭,把丈母合媳婦的首飾也銷化了,幾件衣服也典賣了。」 03.《醒世姻緣傳》第三四回:「官說你得的不止這個,搯著一五一十的要。你沒的給他,刑拷起來,也是有的。」(源) 04.《儒林外史》第五○回:「等他官司贏了來,得了缺,叫他一五一十算了來還你。」 05.《紅樓夢》第二六回:「(佳蕙)便把手帕子打開,把錢倒了出來,紅玉替他一五一十的數了收起。」 (二)01.《水滸傳》第二四回:「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源) 02.《崇禎本金瓶梅》第一回:「(伯爵)於是手舞足蹈說道,這個人有名有姓,姓武名松排行老二,先前怎的避難在柴大官人莊上,後來怎的害起病來,……一五一十說來,就像是親見的一般。」 03.《喻世明言.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黃太學已知為著姻事,不等開口,便將女兒被奪情節,一五一十,備細的告訴了。」 04.《警世通言.卷三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以後夫妻之情,看不過,只得又是一五一十擔將出來,無過是買柴糴米之類。」 05.《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那男女見不是勢頭,盒盤也不出,仍舊挑了,走了回家,一五一十的對家主說了。」 06.《儒林外史》第一回:「翟買辦飛奔下鄉,到秦老家,邀王冕過來,一五一十,向他說了。」 07.《紅樓夢》第六九回:「鳳姐聽說,笑著忙跪下,將尤氏那邊所編之話,一五一十,細細的說了一遍。」 08.《糊塗世界》卷三:「等到伍瓊芳回來,乳媽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
形容計數的仔細。&比喻把事情從頭至尾詳細說出,無所遺漏。
參考詞語:「一十一五」
「一五一十」本指計數的動作。舊時數銅錢,習慣以五枚銅錢為一個計數單位,便不容易有遺漏或數錯的情形。後來也用來形容數算的仔細。例如在所引典源《醒世姻緣傳》第三四回中,狄員外說到官員收賄的情形十分嚴重,甚至一五一十的仔細數算著要錢,如果不肯給,就會遭到不合理的刑求。在《儒林外史》第五○回:「等他官司贏了來,得了缺,叫他一五一十算了來還你。」亦是同樣的用法。 + 「一五一十」是指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出來。如所引典源《水滸傳》第二四回中,武大臥病在床,又發現潘金蓮和西門慶的姦情,十分生氣,卻又莫可奈何,便告誡潘金蓮,她應該善盡妻子的責任,照顧他的病情,否則等他的兄弟武松回來,一定不會善罷干休。潘金蓮聽了,也沒有回應武大,就去找西門慶和王婆,把武大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訴他們,以商量對策。在《紅樓夢》第六九回:「鳳姐聽說,笑著忙跪下,將尤氏那邊所編之話,一五一十,細細的說了一遍。」也是同樣的用法。後來「一五一十」被用來比喻把事情從頭至尾詳細說出,無所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