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卵投石
ㄧˇ ㄌㄨㄢˇ ㄊㄡˊ ㄕˊ
拿雞蛋去碰石頭。#語出《墨子.貴義》。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強、結果必然失敗。
用法
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強、結果必然失敗。
用在「處事不當」的表述上。
例句
- 明知自己敵不過、你又何必去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 你和這樣的對手交鋒、簡直就是以卵投石、毫無勝算可言。
- 我軍才二萬人、去對抗敵軍的十萬精兵、這豈不是以卵投石嗎?
- 敵人的兵力是我們數倍、如果正面迎敵、無異於以卵投石、必然敗亡。
- 他對自己很有自信、認為對手實力遠遜於己、絕不敢以卵投石、前來挑戰。
辨識
近義:蚍蜉撼樹、螳臂擋車
反義:以碫投卵、泰山壓卵
參考詞語:「以卵擊石」
典故說明
「以卵投石」的意思是拿雞蛋去碰石頭。典源出自《墨子.貴義》。《墨子》的作者墨翟、是戰國時魯國人、他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是墨家思想的代表。根據記載、有一次墨子要到北方的齊國去、在路上遇到一個算命的人、他對墨子說:「今天天帝在北方殺黑龍、而你的臉色黑、不適合往北走。」但墨子不聽還是繼續往北、但事情沒有順利辦好就回來了。那算命先生就說:「我不是說你不適合往北嗎?」於是雙方爭論起來。墨子認為算命的說法都是謬論、自己堅持的才是真理、就告訴算命的說:「你拿那些謬論來反駁我的真理、就好像是拿雞蛋去碰石頭、一點勝算也沒有。就算你把天下所有的雞蛋都丟過來、我這堅石還是絲毫不會損壞!」後來「以卵投石」被用來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強、結果必然失敗。另外、在《荀子.議兵》也可看到這個成語的使用:荀子主張「仁人之兵」、反對「攻奪變詐」。他認為、如果以暴君桀的不義之師、來攻擊聖王堯的仁人之兵、就好像「以卵投石」一樣、注定會失敗的。
書證
- 《墨子.貴義》:「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源)
- 《荀子.議兵》:「故以桀詐桀、猶巧拙有幸焉、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
- 《淮南子.主術》:「使人主執正持平、如從繩準高下、則群臣以邪來者、猶以卵投石、以火投水。」
- 漢.劉向《新序.卷三.雜事》:「仁人之兵、不可詐也、彼可詐者、怠慢者也、落單者也、君臣上下之間、渙然有離德者也。故以桀詐桀、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若以指繞沸、若抱羽毛而蹈烈火、入則焦耳、夫又何可詐也。」
- 唐.李德裕〈處置楊弁敕〉:「遽忘臣節、仍助凶威、撫弦登陴、曾不興嘆、以卵投石、自取滅亡。」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