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前勞盡棄

ㄑㄧㄢˊ ㄌㄠˊ ㄐㄧㄣˋ ㄑㄧˋ

即「前功盡棄」。見「前功盡棄」條。01.清.方苞〈與常熟蔣相國論征澤望事宜書〉:「其鄰近之國、雖仰我威德;至於臨敵決機、恐未能實心效命。萬一我師既至、而彼復遷徙鳥舉、則前勞盡棄、後策益艱。」

辨識

參考詞語:「前功盡棄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前功盡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前功盡棄」原作「前功盡滅」、「前功必棄」。據《戰國策.西周策》載、蘇厲是戰國時謀士。有一次、他聽說秦國大將白起即將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就對周王說:「白起曾經打敗了韓、魏、趙等國、並且殺害魏國將領、攻占了許多土地。現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攻下、周王室就會面臨危險、您應該辦法阻止。」於是建議周王派人前往秦國去對白起說:「以前楚國有一個名叫養由基的人、善於射箭。在距離柳樹一百步的地方射擊、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葉、一旁觀看的人都誇讚射得很好。但是有一個路過的人、卻說:『的確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你卻說可以教導我、那你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你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就像你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典源又見《戰國策.魏策三》。敘述秦昭王三十二年時、秦國派穰侯魏冉攻打魏國、包圍首都大梁。魏國大夫須賈向穰侯說:「魏國現在發動三十萬精兵駐守大梁、秦和楚、趙三國聯軍、是絕不可能攻下大梁的。一旦攻城失利、也會對您不利、您以前的功業一定要全部報廢了。」穰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從大梁罷兵而去。「前功盡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以前辛苦獲得的成果、全部廢棄

書證

  1. 清.方苞〈與常熟蔣相國論征澤望事宜書〉:「其鄰近之國、雖仰我威德;至於臨敵決機、恐未能實心效命。萬一我師既至、而彼復遷徙鳥舉、則前勞盡棄、後策益艱。」

在其他地方搜尋「前勞盡棄」